繁体版 简体版
红牛小说 > 历史小说 > 穿成男主的懦弱继母 > 第40章

过了怀通, 之后的路逐渐好走起来,沿途的城池村镇也变得多了。

但是张氏率领的这一群人依旧不敢随意往盛朝人的地盘投宿,她们或在野外休息,或者在丹巴的据点中歇脚。

就这样, 又走了好几日, 一行人终于抵达容广山庄。

张氏指了几个阿勒族的人,带上所有的羊毛前往山庄内交易,其他人则被北寺安置在一处外围的院落暂歇。

等待的时光有些熬人,院内, 一个拉马族的男子有些烦躁地来回踱着步,一刻不停地往院外张望着。

这一次,张氏不仅掏空了阿勒族的羊毛库存,也向几个周边与阿勒族交好的部族收购了羊毛。几个部族对羊毛能换钱这种事根本不信, 还是看她真能与丹巴这个大戎商搭上线,借用他的商道, 这才冒险地决定试试。

除了整理出部落内的羊毛, 这些部族也各自派出了几名族内的男子随行。

一来,将羊毛从塞外运到康城, 即使走上丹巴的商道也需要侍卫保护。二来, 其实也是为了监视张氏的行动。

所以,此时张氏离开了修玛的视线, 修玛便有些着急。

被他踱步的声音扰得心烦,旁边一个大汉用戎族语喊了一声:“修玛,你安静点。”

修玛看了他一眼。

要是出声的是别人, 修玛肯定与他互呛几句,但是开口的大汉不仅身量是他们这群人中最可观的,所在的部落也是他们那一片中,实力相对而言最为强大的。

修玛不敢随意得罪他,便在他旁边找了一块空地,径直坐下:“阿达,你不担心吗?”

“担心什么?”名唤阿达的大汉举起水囊喝了一口,“左右不过是些不值钱的羊毛,亏了也不要紧。”

修玛皱了皱眉。

“可是,之前我们部落为了挑出这些干净的羊毛,很是费了一番功夫。”他咬了咬唇,“如果这次不能换回东西,我们就白忙活了。”

对于修玛这样的小部落来说,浪费囤积过冬物资的时间,整理出一批羊毛,已经算是部落的消耗了。如果这批羊毛不能如张氏所言的换来东西,那他们部落这个冬天将会十分难过。

他其实并不赞同族长这个决定,他不想与盛朝人打仗,但是也不想同盛朝人打交道。每年途径他们部族的盛朝人商队,会用劣质的盐巴和苦茶,换走他们大量的皮毛和牛羊。年轻气盛的修玛觉得,这些盛朝人都是狡诈的。

阿达嗤笑了一声。

他悠然道:“在这里换不回东西也不要紧。阿勒族虽小,总归还有些人和牛羊。到时候若是空手回去,咱们就上阿勒族……嘿嘿。”

他这句话中的意思不言而喻,院落中几个留守的阿勒族男子有些气愤地朝他看过来,反应过来之后,又悻悻地缩了回去——

以阿达部落的强大,他确实有底气说出这样的话。

修玛闻言,突然也意识到,如果阿达的部落真的朝阿勒族发起进攻,那他们也可以跟在后面捡点漏子,总之不会白干就是了。

想通这一点,他豁然开朗,果然不复之前的忧虑。

旁边,又有一个其他小部落的人朝阿达询问道:“可是……阿达,他们会不会,是为了把我们骗到这里,然后……杀,杀了……”

他缩了缩脖子,没有再说下去。

阿达鄙夷地看了他一眼,嘲讽道:“你们族长怎么会把你这样胆小又愚蠢的人派出来?”

那人张了张嘴,终究不敢再开口。

一直夜幕降临时,他们等待的张氏也没有回来。倒是容广山庄派人,为他们端上了食物。

白氏带着其他厨娘将食物放好,转头对着众人说道:“张娘子被我们管事留下用膳,这些是为众位备下的菜肴,请随意享用。”

她说完,转身就要离开。

阿达叫住了她,用十足蹩脚的汉语询问道:“张,张氏,回来?时候?”

白氏花了好一阵,才弄明白她的意思。

她回答道:“我也不知道,但是庄内的报酬还未准备齐全,约莫明天才能弄好,张氏应该也要到明日才能回来吧。”

说了,她笑了笑,安抚道:“今夜你们先好好休息吧,明日就会有消息了。”

白氏说完,便径直带着人离开。

这个院落的人都是因为懂一些汉语才被自家族长派出来,但事实上,他们对汉语并不精通。白氏走后,所有人聚首拼凑一阵,才大致明白了她话中的意思。

但白氏那一整段话信息量有点多,戎族的汉子们连蒙带猜,一会儿说“张氏明天回来”,一会儿又惊呼“没有报酬”。

众人吵闹一阵,最后还是阿达用手一拍,震住了场面。

他端起了白氏她们送来的米粥,囫囵喝了一口,这才说道:“别吵了,吵得老子烦心死了!都坐下,想吃饭的吃,不想吃饭的滚去睡觉,明天那个女人要是再不回来,我就闯出去跟他们要个说法。”

众人闻言,这才停了嘴,自己找了位置吃起饭来。

修玛坐在阿达旁边,喝了一口粥,眼睛顿时一亮。

容广山庄如今刚刚丰收,庄内存着的都是今年的新米,煮出来的粥不仅粘稠,而且又香又润,十分美味。

修玛以往吃过得米麦,都是商人故意弄的陈粮霉粮,与白氏端来的这批新米完全没办法比。

粥水一入喉,他就感觉到了不同:“这……这山庄真是富裕,招待我们用的都是这样好的东西。”

他顿时有了些信心:“也许张氏真的没骗我们。”

阿达冷笑一声,泼着冷水道:“盛朝人最会做生意,比丹巴还小气,那些没人要的羊毛能换来多少东西?”

他双手不停往口中送着吃的:“还是趁着现在有吃的,赶紧饱腹才是正理。”

修玛一愣,随即点点头“嗯”了一声。

他边吃,边趁着众人没注意时,往自己怀中揣了几个麦饼。抬头时,发现不仅他一个人在这么做,不仅是身边那些和他一样出身小部族的人,就连阿达,怀中都是鼓鼓囊囊的,显然都藏着东西。

大家打的都是同样的心思。

白氏为他们准备的食物十分充足,本以为他们不能全部吃完。但这群人边吃边拿,不一会儿就把食物给“清理”干净了。但其实这群戎人只填了个七八分饱,多的都悄悄囤了起来,准备带回部落,好叫自己的父母兄弟们也能尝一尝。

吃完之后,他们在院中随意睡下。

第二日,午膳刚过。

就在阿达和修玛众人有些焦虑,甚至在商讨着是不是直接冲出去寻找张氏的时候,张氏终于回来了。

这个在他们眼中无比瘦弱的盛朝女人换了一身的衣服,看起来比之前舟车劳顿时干净了不少,但眉目间依旧是那种淡漠的神色。

见她一人独自归来,阿达上前,粗鲁询问道:“钱呢?他们给了没有?”

张氏看了他一眼。

她已经能使用简单的戎族语,于是同样用戎族话回道:“没有钱。”

院中众人闻言皱起眉头,正准备发作,张氏又道:“准备一下吧,我们要返程了。”

她说完这一句,转身朝着院外走去。

阿达怎么可能让她这样离开,连忙追了上去,在她耳边说道:“你什么意思?为什么没有钱?我警告你,如果这一次没有获得你之前承诺的收益,我们部族一定会……”

他话还没说完,已经跟着张氏踏出了院门,来到了外面。

好几个正在整理着马车的阿勒族男子闻言,转头困惑地朝他望过来。

张氏面无表情地看了阿达一眼,并没有理会他,转身来到自己的小叔子古斯身边,嘱咐道:“这些新麦很重要,要捆牢一点。”

古斯憨憨笑道:“我明白。”

张氏检查了一下,满意地点点头,回头见阿达还在那边傻站着。

院中其他人趁着这会功夫,也都跟着跑出来了。他们望着之前装满了羊毛的车子上,此时堆满了袋袋新麦,盐巴和团茶,惊讶得话都说不出来。

修玛突然跑上前,从地上一袋还没装车的麻袋中掏出一把麦子,放在鼻子前闻了闻。

片刻后,他陶醉地说道:“是……是新的,刚种出来的……”

阿达和其他人这才反应过来。

他们连忙上前,一一确认起那些物资。

相比于之前袋袋压得紧实却仍然没有什么重量的羊毛,容广山庄给回的这批物资只论体积,看似缩水了好几倍。

但是等阿达他们上前检查之后,才发现袋子中装的都是分量不轻的好东西,米麦是新收上来的,盐巴是干净的,茶叶是一团一团的,并不是以前他们跟戎商交易的那种碎末状。

一个瘦小的汉子拿起一整块的茶饼,突然喊道:“这个……在我们部落,可以换五只羊……这,这……”

他泪眼朦胧地看着面前的一大袋茶饼,似乎在琢磨着这里头究竟有几只羊。

张氏任他们自己确认了一阵,片刻后才上前,找到这些汉子中隐隐的领头人阿达说道:“阿达,这些东西,我们回部落之后,按照之前各家出的羊毛进行分配。

“现在,我们动作得快一点。下个月要下雪了,但我估计冬季只是刚开始,雪不会太大。我准备回去的时候赶快一点,在过年之前再送一趟羊毛出来,你觉得呢?”

阿达和其他人这才反应过来。

壮实的戎族汉子咽了口口水,愣愣点头:“好……好的。”

饶是他之前表现得再镇定,看到这些出乎他意料的物资,表现也没有比修玛他们好上多少。

张氏点点头:“那就快一点吧,你们收拾一下,我们一个时辰后直接出发。”

众人这才放下手中的东西,稍微平复住内心翻涌的情绪。

有的回院子里收拾东西,更多的人则留在外面,帮忙将换回来的东西整理装车。

半个时辰后,张氏跟出来为他们送别的北寺告别,并约定了下次到访的时间。

这群戎人重新踏上了旅途,但他们的前路已经不再渺茫。

——

张氏将羊毛送进容广山庄的时候,曹觅倚在王府的火炕上,稀罕地摸着面前的羊绒线。

刘格依照着她的描述,已经将毛线纺织机弄了出来。这批曹觅在春夏时节,吩咐商队们收购回来的羊绒,大部分已经变成了细腻的毛线团。

羊绒因为本身质地便柔软轻盈,处理比较方便。用它纺织出来的羊绒线也十分柔软亲肤。

曹觅的手一抚摸上去,就不舍得拿下来了。

三个孩子本来在火炕上玩得开心,见她对着一团团羊绒线爱不释手,也凑了过来。

老三戚然捻了捻手中的线,有些疑惑地抬头问他哥哥:“这是什么?”

戚安恶劣地笑了笑,突然道:“你尝尝。”

戚然在他的怂恿下吃过无数的教训,但每次都是转头就忘,此时听他这样说,便直接将毛线团往嘴里送。

好在曹觅早发现了他们这边的情况,及时阻止了戚然一嘴毛的惨剧。

她用手轻轻拍了拍戚安的手掌心,皱着眉道:“不准欺负弟弟。”

戚安嘟了嘟嘴:“我没欺负他,是他自己要信的!”

曹觅又拍了一下以作惩戒:“他那么相信你,你这个做哥哥的,还总是逗他。”

见戚安一副毫不在意的模样,曹觅又举例道:“你想想,如果是戚瑞这样蒙骗你,你会高兴吗?”

戚安转头看了一眼戚瑞,兀自琢磨了片刻,才终于点点头道:“知道了。”

曹觅这才放过他,对着三人解释道:“这是毛线,哎,戚然,别把自己缠住了。”

小胖墩折腾了好一会儿,才在戚瑞的帮忙下将自己从毛线团中解救出来。

曹觅见状,将毛线团重新拿了回来,缠好。

经过这番,戚瑞已经不信任戚安了,他乖乖凑到曹觅身边,询问道:“娘亲,这个是,干什么的?”

“不能吃的!”曹觅好笑地先跟他强调道。

戚然鼓了鼓双颊,点点头。

曹觅便用柔软的毛线在他白嫩的脸上蹭了蹭,道:“用来给你们做衣服的。怎么样?软不软?”

戚然被她蹭的直笑,点点头“嗯”了一声,又扑过来抢她手中的东西。

两人玩闹间,被引起了兴趣的戚瑞来到曹觅身边,抓起了一团毛线,询问道:“这个,怎么变成衣服?”

曹觅闻言,笑了笑。

她将戚瑞抱到一旁,取过之前让刘格帮忙削好的棒针。

曹觅在农村长大,自然跟着自己姥姥和母亲,学了几种织毛衣的针法。

虽然搞不出现代那些繁多的花样,但是渐渐淡淡织个内衬毛衣什么的,不在话下。

她原本准备自己先试试,再把府里的绣娘们叫过来教导,但没想到三个孩子在这里,倒是让她要先在孩子们面前露一手。

这样想着,她取过一团被染成淡红色的毛线团,把线绕在棒针上,便开始尝试织了起来。

好在她的手法虽然因为许久没织过毛衣,已经有些生疏,但是并没有出什么大的纰漏。

三个孩子在旁边目不转睛地围观着,看得十分入迷。

慢慢找回当初那种感觉,曹觅的手越来越快,小半个时辰的功夫,一只小袜子便出现在她掌间。

为了赶时间,这只袜子她织得有些粗糙,也没用什么炫技的针法。等她将袜子逃到戚然小脚丫上,看着那只哪哪都不贴合脚掌的“小袋子”,曹觅这才有些心虚地咳了一声。

但三个孩子眼看着她用两根“木条”,就先一团团毛线变成了一个“小袋子”,都捧场地惊呼起来。

曹觅掩饰着自己的心虚,捏着戚然的小胖脚,询问道:“怎么样,暖和吗?”

捧场王戚然小胖鸡啄米似地点着头,扭了扭脚指头,回答道:“好暖和。”

曹觅被他逗得开心,便揽过他,对三人说道:“过几日,叫府中的绣娘给你们用这个都做一身衣裳,过阵子下雪了,你们在外面也不会太冷了。”

府中有了什么好东西,曹觅一直是紧着三个孩子来的。

如今冬天临近,眼看寒冷即将成为孩子们的头号天敌,曹觅自己也愁了一段时间。

要知道,在这个时代,感冒发烧可不是什么小事,一不小心,可能就会发展成威胁性命的大病。

之前,府中已经修建好了火炕和地龙,一进入深秋,曹觅就吩咐在几个孩子们经常活动的场所热起来了。如今,羊绒线也趁着落雪前弄了出来,真叫曹觅松了一口气。

试想一下,虽然辽州的冬天比京城更为寒冷严峻,但到时候,孩子们出有羊绒全套武装,入有火炕地龙暖着,加上府中上下婢女嬷嬷们全天候的看顾,患病的几率也就能减弱许多。

而更重要的是,羊绒线有了,羊毛线应该也近在眼前了。

曹觅琢磨着等刘格处理好张氏送来的第一批羊毛,那么留在山庄猫冬的流民女人们就能有事情做了。

这个冬日里赶制出来的毛衣不仅能满足山庄中的需求,等有余裕时,再找渠道销售出去,也能成为一笔新的进项。

戚安闻言,上手摸了摸戚然脚上的羊绒袜,转头对着曹觅喊道:“嗯,我也要!”

曹觅摸了摸他的头:“嗯,你也有!”

趁着如今兴致正浓,曹觅拿起毛线团,打算将戚然另一脚丫子也安排上。虽然她已经认识到自己手艺的拙劣,但是三个孩子足够捧场,她织得也十分开心。

这时,东篱突然从外间进来,朝着曹觅行礼禀告道:“王妃,张匠那边又送了些纸笺过来,王妃是否接见他们?”

曹觅放下手中刚开了个头的毛线。

这段时间,刘格在处理羊毛那边的事情,张卯也没有停下改良印刷术的工作。

之前,他们按照曹觅的想法,弄出了一批纸笺,但是效果并不如人意,张卯那边一直在优化。

毕竟印画同印字不一样,并不是单纯一板一印就能搞定。

见他们又有了成果,曹觅自然是欣喜,道:“嗯,让他们到厅里面去,我到外面去见他们。”

东篱点点头,转身又出去了。

她坐起身,对旁边的嬷嬷吩咐了一声“你照顾一下三个孩子”,便整理了一下装束,确认无误之后出了门。

厅中,张卯和一个蓝衣姑娘正在等着她。

蓝衣姑娘便是那位擅长作画的女夫子,她名叫祁灵儿,正是双八风华正茂的好年岁。

曹觅每次看到周雪祁灵儿这帮人,都会感慨辽州那些世家的能耐,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儿搜罗出这么一帮有颜又有才的女子。

曹觅在主位上坐定,张卯便激动地呈上一个小盒子,道:“王妃请过目。”

曹觅只看他和祁灵儿的模样,就知道纸笺的事情大概是成了。

毕竟他们之前也送来两三批纸笺,可都没有今日这般激动。

于是曹觅心中有数地打开盒子,果然被盒中整齐的纸笺吸引住。

这一批造出来的纸笺十分精致,光从外形上看,与现代那些可以仿古的作品已经相差不离了。

曹觅取出纸笺翻看,发现有的印上了花草,三月的桃花粉瓣飘落,六月的菡萏蜻蜓初上……有的则印上了时下文人追捧的美人像,姿容各异的女子或立或坐,各有特色。

这些妙趣横生的图案或被印在左下角,或被印在开头,余下中间大片空白供人书写,看着便让人有诗兴。

曹觅左右翻看几张,连连点头道:“嗯,不错!”

张卯激动地朝她介绍道:“我们按着王妃之前的建议,将完整的画作分为几层,分别上色后印刷,如果反复三五次,便能得到此番效果。”

曹觅点点头:“我只是提个建议,是张匠和灵儿费神弄出来的,效果犹在我的期待之上。”

张卯和祁灵儿闻言都有些面红。

祁灵儿腼腆地说了一句:“王妃喜欢便好。”

曹觅点点头:“纸笺你们继续印着,张卯,你到时候送一批到灵儿那边,任她们取用。

“至于你……我回头与刘匠说说,再确定予你的赏赐。”

张卯和祁灵儿拜下谢恩,曹觅便让他们各自先回去。

她捧着这一盒纸笺,转身回了屋。

曹觅离开之后,三个孩子的兴趣已经从毛线上转开。戚瑞更是重新捧起了他的书,任双胞胎在旁边怎么吵闹,都不分神。

三个孩子中,他虽然最乖,却不及两个小的好哄。自从入了学堂之后,便更有些喜怒不形于色的意味,不像戚安和戚然,随便就能被一点小东西引起兴趣。

曹觅凑到他身边,神秘兮兮地将盒子捧到他面前:“瑞儿,猜猜看这是什么?”

戚瑞抬起头,在翻页的空隙给了她一个眼神。

见曹觅坚持,他便放下书,冷着脸慢条斯理地打开了盒子。

接着,他瞪大了眼睛,伸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盒中的纸笺。片刻后视线从盒子转开,满怀期待地看向曹觅。

曹觅满意地看着他的小表情,突然凑上前调戏道:“你亲娘亲一口,娘亲就把它们送给你。”

戚瑞闻言一愣,向后仰了仰头。

他的面颊很快飘上薄红,但表情却变得有些羞赧。

戚安发现了这边的动静,不管三七二十一,直接凑过来糊了曹觅一脸口水。

他看也不看曹觅手中的东西,只下意识说道:“娘亲,我亲你,给我!”

曹觅好笑地戳了戳他脸上的软肉,道:“你又不需要这些东西,还是先给你瑞哥哥不行吗?”

戚安看了戚瑞一眼,嘟了嘟嘴,辩驳道:“可是大哥又不亲你,他肯定不要。”

他话音未落,戚瑞猛地凑上前来,在曹觅面颊上亲点一口。

曹觅还在发愣,他已经将盒子拿走,紧紧地揣到了怀里。

作者有话要说: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在水一方、左岸的七七 2瓶;不忘初心 1瓶;

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